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燎唐》最新章节。
一条条两毫米粗细黝黑的泥线成型后,切成一尺长的一根根,放进烘干室里烘干。软木、荆条有的是,采回来刮削成光滑标准的圆柱形,一分两半,中间开出标准的长槽,放进烘好的泥线,抺上胶,然后紧紧合到一起送到阴凉处阴干。
几天后乞力徐好奇地拿着成品问高汉:“这种小棍棍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铅笔。”高汉兴奋地回道,接过来用小刀飞快地削着。简陋的铅笔没上油彩不太好看,但书写效果还不错。
“这可比炭条好用多了,也比刀笔和毛笔方便。”看到高汉在雪白的纸流利地书写着,乞力徐立即明白了这东西的价值,“没加铅怎么叫铅笔?”
“呃,那就叫炭笔吧……”
头一批竹纸有十万余张,用快刀成摞切成四平尺的标准大小。拿先前生产的那些草纸包好,外面又裹了两层油布,连同一些铅笔和石灰,用牦牛装了,由高汉他们护送到布让山口,直接运回象雄。
“告诉丹巴王,让他再多派点人和牛来,趁着季节好原料充足,多弄点好东西回去。”
丹巴在汉地呆了十年,对石灰的用途认识深刻。此物不但建筑、生产可用,而且用作城防一洒一片是简单实用的好利器,所以石灰一运到象雄立即便被丹巴列为战略物资储存了起来,同时加派两百人带领牦牛运输队赶赴天竺支援高汉。
晶儿和石雅不关心石灰,她们只对纸笔上心。把大片纸张裁成书本大小,让孩子们用毛笔抄录教材。
古汉字太繁琐,学习起来费劲,写起来麻烦浪费纸张,孩子们学习的是简化汉字。高汉走前特意编纂了一本字典,不顾汪子华跳脚反对强行推广了下去,如今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字体。这样做意外的好处是有些东西只有内部人明白,外人看不太懂,间接起了保密作用。
孩子们有了书本,但都知道这是高老大远赴千山万水才弄回来的,所以日常学习生字先用小木棍儿在地上写,作业则仍就用石板、炭条,只有到考试时才愿意用白纸、炭笔来答卷,而且书写极为工整、仔细,不小心弄皱了一点都要心疼半天。
面对孩子们这种自发的行为,一众老师们怎么纠正都不行,后来发现这种珍惜对学业有极好的促进作用便也不再阻拦了。
孩子们作出了榜样,老师们更得以身作则。白纸先用炭笔写,写满了再用毛笔写,正面用完了再用反面,实在用不了了便把所有废纸收集到一起,交给会造纸的工匠们重新回炉、抄制。吃干榨尽每一种身边能利用上的资源,大倡俭朴之风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燎唐》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