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纵横日本》最新章节。
年(公元1268年)二月下旬,向西部幕府所属武士御家人下令备战:
蒙古人包藏祸心,窥伺本朝,近日甚至遣使来日,宜早戒备,以防不虞。
幕府对蒙古帝国的戒备较早,在正元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军进侵高丽时,幕府既由武藏守和相模守连署命令,命大宰府备战。那时在岩门和大宰府附近构筑工事、城郭,以防蒙军进攻。与此同时加强沿海要地的警戒,尤其是恢复对博多湾今津地带的守备,由大隅、日向两国的武士守卫。
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五月,忽必烈开始考虑用军事力量敲开日本大门,向高丽王下达扩军备战的任务,并命其造战船一千艘,大舰的载重量需达到三、四千石。同年九月,忽必烈再次命郎赫德经高丽出使日本,十二月高丽王遣门下省事申思等随郎赫德赴日。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初,郎赫德使节船到达对马,但对马岛守军拒绝其登陆。郎赫德束手无策,掳该岛塔二郎、弥二郎二人回国。忽必烈为了怀柔日本,对二日人款待甚厚,令元吏领他们参观都城。最后,命中书省作书付二人带回。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九月,二人回国。将元书呈交幕府,幕府随即交天皇朝廷讨论。这次并非是正式国书,因而给天皇政府提供了灵活回复的条件。
天皇政府的回信言辞不卑不亢,以不闻蒙古之国名为借口,拒绝通好,同时对忽必烈的威吓,以“非可以知竞,非可以力争”作为回答,甚为得体。但是,各地武士未见此信,听说朝廷回信,认为是屈从于外国的压力,因而大哗,镰仓幕府遂扣信不发。
忽必烈不见日本回信,于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十二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使,出使日本。忽必烈决心打开日本的大门,为赵良弼准备了三千军队作为武力后盾,但赵良弼弃而不用,自带书状官二十四人赴日。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帝国,同时派忽麻林、王国昌、洪茶丘等率领一部蒙古军队进驻高丽国,特别在国信使出发地金洲(今庆尚道金海)附近,驻扎一部陆军和一部海军,为赵良弼助威。
大宰府探知忽必烈在高丽国境内驻扎军队及国信使赵良弼来日的消息后,立即上报幕府与京都。日本朝野惶惑不安,幕府严令各地武士备战。日本文永八年(公元1271年)九月十九日,赵良弼一行抵达博多湾西部今津港,引起博多湾的轰动。今津守率部持械围住赵良弼问其来意。赵良弼申明来意后,今津守延入板屋,但仍然以兵围之。次日,大宰府少贰藤原经资率军列阵于西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纵横日本》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