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楚》最新章节。
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29)。刘邦定天下后,曾经探讨楚败汉兴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o)汉之策士郦生游说田广:“(项王)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o92;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31)
项羽小气,不肯封赏有功之人而导致人才纷纷外流几成了定论,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按功行赏,一口气封了18个王以及两个侯。而对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为一方之王,如论封赏之大,楚汉期间无过其人。而史记有几个例子亦证明项羽求才若渴,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31)汉定天下后,封侯最高的户数刘泽亦不过万二千户(注解5),项羽对一个敌方御史则开出上将军,三万户无疑是高价了。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32)亦可见项羽求才若渴,为得王陵不惜拿其母亲作人质。另龙且救齐时,“人或说龙且曰‘不如深壁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33)从这段记载可见项羽亦重战功,可谓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不赏。大约这就是陈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样刘邦亦重军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军功封赏,据《史记·高祖侯者年表》,刘邦在六年间共封143位功臣侯,并与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34)。可见在主观上项羽和刘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则赏的政策。
关于有过必纠,学者王铭认为:“(项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过大罚”(35)并举了英布的例子。学者周骋亦认为项羽苛察:“殷王司马卬叛楚,项羽派陈平等击降之。不久,司马卬降汉,项羽就要追究上述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导致陈平归汉。相形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36)。英布的事情上面以论并不能作为项羽苛察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楚》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