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骁将》最新章节。
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负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说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笔者遍检史籍,在一部二十五史人物传的赞语中,还没有读到比这评价更高的。然而,诸葛亮既属“管萧之亚匹”,为什么管仲和萧何得不到这样的赞美?迹近管萧,善安邦而治国,并取得辉煌治绩的贤相多矣,为什么即便是名声特大的古贤伊尹、周公,唐贤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和魏征,也得不到这样的赞美?是别的史家吝于用词,还是陈寿过于溢美?显然都不是。
忠、正、平、仁、公
细读诸葛亮事迹,就不难发现:一个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粲然巍然,耸立面前,让你不由得不肃然而生敬意。诸葛亮远胜其他历史名人征服人心的强大魅力,正在这里。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首先表现为一个“忠”字,忠于国家的统一事业,忠于高尚纯净的友谊,忠得一心不贰,不掺半点杂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和刘备,既是君臣,更是在“汉”字大旗下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崇高目标结成的挚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和刘备为封建时代的君臣知遇,写下了“稀世一时”的珍贵篇章。特别托孤一幕,堪称绝唱。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至真至诚,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也答以至诚至真,涕泣以告:“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自此以后,十二年间,所言所行,无一不是为着实践这一誓词。在中国几千年古史中,君臣之间相知相答到这般境界的,实在少之又少。诸葛亮在这之中表现出的高度人格美,足以使其他所有“忠臣”黯然失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蜀汉王朝,才没有搬演中国古史惯常上演的权臣由专政进而窃位的“保留节目”。而这在当时的魏和吴,却是频频演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惨重的灾难。
诸葛亮恒久的人格魅力,更主要是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曰持身正,二曰执法平,三曰为政仁,四曰选才公。如果说,诸葛亮的“忠”,难免印着他那个时代的标志,有其局限性,这四个方面,则无论哪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从中受到震撼性的启迪。
诸葛亮持身正,在当时是岀了名的。初出茅庐,曹操的丞相掾赵戬即赞其“正而有谋”。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骁将》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