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宋日记》最新章节。
世的法门,好不快哉。可却不曾想,子寿之弟子静也是一个大才,所论‘心学’一途,熹问之如雷贯耳,振奋心神,而后仰慕不减,便与子静书信往来,所谓酣畅淋漓,平生快意。而今得伯恭相邀,来鹅湖山一游,熹更是欢喜无比了,毅然决然应允了伯恭。初到信州时,便与伯恭一同拜见了子直大人,畅游鄱阳湖畔,激情山水之间,行走之际,果然见得信州当地,人才辈出,高贤毕至,文有治国之能臣,武有安邦之将才……今日再来鹅湖书院,得史相公如此款待,得满堂学子如此重视,熹倍感惊慌,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若是子静有所高见,不如谈及而论,也给天下学子和高堂贤才们一个惊喜罢……”
陆九渊听他长论,好不啰嗦,心中嘀咕,暗道,“我就说你的治学方法太复杂冗繁,你偏非不相信,这还不是么,一句开场白讲了一大通,累也累死个人……”当然,这是陆九渊的心底话,他与朱熹文人相轻,但都是行的君子行径,当即不敢乱说,反而恭敬道:“诶,仲晦过谦了,九渊看来,不如趁着今日群信毕至,便请仲晦给学子们传道解惑,九渊甘为学子,俯首静听,以闻先生之大教诲!”
两人推来推去,刘涣在下面看都看得心烦了。还是人家陆祖谦出来调和,让朱熹先讲,朱熹推迟不过,复再长身而起,朝台下学子们行了一礼,款款而谈。
朱熹道:“高贤们,谈及教诲,熹是万万不敢当的,可熹沉静之中,倒是悟出几点治学之道,今日便涛涛而出,若有不对之处,还请方家斧正!”
学子们奉应道:“愿闻先生高议!”
朱熹微微一笑,道:“学子们,吾以为读书之法,当求一个理气之论,然何为‘理气’,熹有愚论——理乃先于尘世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比气更为根本,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理不能离气而立。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于归一,括为‘太极’。理乃物之规、事之律、**道义之基本准则;
读书当求一个静动之观,熹以为,理依气而生物,并于气展开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此乃一气分做二气,动是阳,静是阴,又分做金、木、水、火、土五气,散为万物;
读书当求一个心性理欲,‘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皆指理言,乃至善、完美无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于人身之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必有联系,再有,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从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
熹还以为,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宋日记》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