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战场占了优势,却不能转化为胜势的最大原因。
所以,在得到并州危急的消息后,王羽没做多少犹豫,便当机立断的做出了北上增援的决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将曹操的主力引出来。为此,他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哪怕是将前期的战果都还回去,再搭上几个郡国都没问题。
除了作战的韧性之外。曹操串联借势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他的主力尚存,他就能源源不断的将新的力量拉到自己身边。成为助力。
王羽可以确认,这并非自己的到来形成的蝴蝶效应。而是曹操固有的本领。
在历史上,曹操便以借势见长。
在起兵之初。他借的是袁绍的势,故而有了名义入兖州,分刘岱的权。在对抗青州黄巾的时候,他又借了刘岱的势,不但借势,还成功的算计了刘岱,在压服黄巾之余,也顺利接受了刘岱的势力。进而占据兖州全境,并进取豫州。
等到他和袁绍翻脸,在官渡决战的时候,也是拉拢了臧霸的泰山贼和西凉的马腾韩遂,分别从青州和河东发动攻击,对袁绍形成了极为有效的牵制,也破坏了袁绍开辟第二、第三战场,逼迫曹操分散兵力的策略。
现在面对实力更盛袁绍的自己,曹操更是将借势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将除了刘表之外的所有诸侯,都拉上了他的战车。
从某种奇怪的角度来说,曹操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像是不费吹灰之力一样拉拢了一群盟友。但从现实而言,做为三国时代的头号枭雄,这就是魏武帝本来就有的手段。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真正高明的军事家,能力应该是按这个次序体现出来才对。
王羽之所以只专注于伐兵、攻城,并不在伐谋、伐交方面与曹操争一日之短长,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两。
他前世只是地位一般,专业素质较高的军人,靠着后世的见识和对历史走向的判断,才能在和曹操、刘备这样的千古枭雄的争斗中屡占上风。在纯军事层面,或许不逊于各路英杰,比政治手腕,他怎么可能和曹操比?
对曹操的评估是肯定不会错的,徐庶得出来的结论,也正合王羽的推断。
骑兵返程需要至少半个月,走河内的话稍微快些,但张杨之前招降纳叛的恶果已经逐步体现出来,很难说曹操会不会对河内采取行动,提前设下罗网……
王羽稍一停顿,继续说道:至少在本将返程之前,曹操应该是占据主动权的。就可以重创我军的途径来说,他至少能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