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shcflt.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科技狂人》最新章节。

微生物以及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

—储氢技术:目前,氢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压储氢,高压储氢,液氢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吸附储氢等。液氢储氢是一种较好的储氢方法,此法储氢密度高。但是,制备1升液氢约需消耗电能3kWh,在储存过程中液氢还有自然挥发,因此能耗较高。金属氢化物的出现为氢的储存、运输及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70年代后期,南开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就开始了储氢材料的基础研究。其中,化学法制备合金储氢材料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在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领域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浙江大学新材料研究所承担的“九五”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燃料电池氢源合金及氢燃料箱研究”,已研制出三类新的储氢合金,其储氢能力分别为1.61wt%、1.8wt%和2.1wt%。此外,还设计并试制成功容量为700L和4.0Nm3的便携式氢源样机,可适用于1kW及5kWPEMFC电池。浙江大学还进行了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和装置开发,主要有340Nm3氢化物氢集装箱,MHPC-24型氢净化压缩装置及3600kcal/h金属氢化物式空调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储氢合金及储氢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展氢能和燃料电池用氢源合金及金属氢化物储氢器的应用研究。其中,小型储氢器已供国内数家单位在太阳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使用。

近年来,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防化研究院及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开始对新型储氢技术—纳米碳材料的储氢进行了多项基础性研究。其中,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和防化研究院都在室温下得到了储氢重量比在12MPa时为8%左右的纳米碳材料。

—氢能利用:氢作为能源利用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利用氢和氧化剂发生反应放出的热能;利用氢和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电化学反应直接获取电能及利用氢的热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我国早已试验成功的氢弹就是利用了氢的热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是氢能的一种特殊应用。我国航天领域使用的以液氢为燃料的液体火箭,是氢用作为燃料能源的典型例子。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工作。西安交通大学曾进行过“氢燃烧和动力循环的研究”及“氢燃烧流场的研究及氢火焰性能评价”。浙江大学新材料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科技狂人》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