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最新章节。
户籍在米脂县,也就要进入到米脂县的县学读书。
可惜北方的教育水平一直都不行,陕西更是最差的地方之一,表现就是在府学、州学和县学的教育能力方面。
延安府府学教谕,万历年间三甲进士,资格不错,学识也不错,但就是一个迂夫子,除开之乎者也,几乎什么都不懂,这位府学教谕先生,根本无法管理下面的训导和嘱托。
米脂县的县谕,就更不用说了,据说贡生的身份也是勉强取得的,反正本县读书人都不争气,好多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也就是县里的五大家族,才能够供出来举人。
米脂县的训导和嘱托,好几个都是秀才的身份,让他们来教授吴帆徽这个小三元,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贺氏家族的秀才贺冺宣,崇祯元年的时候,出去游历,不愿意到县学去读书,也是觉得县学的教谕、训导和嘱托的水平实在一般。
秀才进入府学、州学和县学读书,不需要缴纳钱财,不需要束脩,但必要的节敬还是需要拿出来的,逢年过节给教谕、训导和嘱托一些礼物,这是基本的规矩。
有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也可以不进入府学、州学和县学读书,选择出去游历,仅仅是挂名就可以了,毕竟乡试的时候,还是需要各级学堂开具证明的。
连续三次乡试落榜的秀才,不能够进入府学、州学和县学读书了,他们接下来需要自学。
摆在吴帆徽的面前的选择,就是他究竟去不去县学。
吴缅清和吴庆超都不会干涉这件事情,毕竟吴帆徽是小三元,如此的资格,至少可以到府学去挂名学习,米脂县县学档次还是太低了一些。
当然县学的教学,与学堂不一样,不管是县谕,训导或者嘱托,上课的时候,都是需要解析四书五经的,不能够抱着书本总是朗读,那样当先生也太简单了。
至于说解析的水平,那就看自身的能力如何了。
不客气的说,依照吴帆徽现在的功名,就是进入到延安府府学去做训导或者嘱托,都是可以的,如此情况之下,他进入县学学习,的确有着讽刺的意味。
吴帆徽不打算到县学去学习,春节之后,他打算到各地去游历一番,增长一些见识,最迟五月底六月初回家,准备一番之后,就要到西安府城去参加乡试了。
吴帆徽准备的游历,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他必须从中真正获取到什么东西,而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他时时刻刻都在搜索历史之中的记忆,一些大事情浮现出来的时候,他会用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