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嘴没有哪个敢拒绝他要求的。但放眼世界,够资格给中国航天当老师的,恐怕只有三个半吧?美国的NASA肯定是一个,苏联航天局算一个,欧空局也能算一个,日本也能算的上半个。
只不过苏联现在没了,俄罗斯倾力打造的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现在也半死不活,而且俄罗斯因为某种原因和中国明面上各种不对付,估计想进行正常的交流都没戏了。
日本的氢氧大火箭相当先进,不过成熟型号至少要到2001年的H2A算起了。但低端的小载荷火箭基本没有使用偏二甲肼和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的,也根本没发展载人航天。日本受限于不能研发弹道导弹的大气层再入技术,所以理论上能往天上送人,但送上去了不能坐自己的飞船回来……
日本的航天技术是个瘸腿,而且很多基础技术都依赖于国际采购,所以最多只能算半个选手。
在排除了俄罗斯和日本之后,摆在胡文海面前的选择其实只有两个——NASA和欧空局。
想让这二位给中国当老师,这技术难度可有点太高了吧?
不过,其实也未必。
在有了蓝色小药丸加持之后,格鲁曼公司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在并购了麦道公司之后,美国的航空产业市场基本上就是它和波音这两大巨头厮杀的战场了。而事实上在经过这样一番洗牌之后,美国的航天产业竟然也出现了一致的情况。
1996年,由于对罗克韦尔公司航天分公司的收购竞争,格鲁曼-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的关系已经严重激化。而在随后对西屋公司的争夺中,这一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波音与洛克希德的联合,成功抵挡了格鲁曼的狂飙突进,但同样在航天产业中形成了两大阵营。格鲁曼对阵波音,双方都有无可撼动的基本盘业务,较量无法在核心业务中进行,所以直接溢出到了其他的产业之中。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三到五年之中,美国航天产业必然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席卷整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将奠定美国新的航天战略形势。
这个时候胡文海只要能拿出足够的利益,走一走格鲁曼的门路还是有些希望的。
至于说欧空局,也未必就没有办法。
曾经未来的历史上,欧空局就邀请中国参加过伽利略计划,由此使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那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中欧这段蜜月期里,欧空局确实向中国释放了不少的善意。交流、学习、参观,有不少关键项目都与中国展开了技术合作。
要直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