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shcflt.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重振大唐》最新章节。

人,我朗声地说:“其实,本王通过姚州之行,也已基本明白姚州事变的起因,云南太守张虔陀肆意欺辱凌虐南诏臣民,此次事变大概就是南诏人不堪其辱,奋起反抗的表现!并不是蓄意的反叛!假如真是这种情况,诸位有何想法?”我有意看看众人的表现,故意留下了话题。

李白高声说道:“以臣之见,我等可以虚与南诏周旋,多延时日,借此名正言顺地勤练精兵、广蓄军资,甚或再扩兵员。”不愧是智慧过人的诗仙,转念间就有了这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到了前世历史中记载的“三友言志”:李白杜甫和高适是好朋友,天宝四载,他们在一次宴会上相遇,当时的北海太守李邕提议道:“三位都是当今名士,酒助豪气,何不各言其志?”当下,李白痛饮三杯酒,疏狂地说道:“凭我胸中之才,若得遇明主,相位易得,且效管、乐之行,使乾坤清一,宇内大定!”管、乐就是管仲、乐毅,他们都是治世平乱的贤能,李白此语充满了自负和对抱负不得一展的烦闷。按年龄来论高适居中,高适便接着简洁地说道:“高某不才,得作扬益节度足矣!”当时的谚语说“天下财富,扬一益二”,也就是说扬州和剑南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要做这两个地方的节度使,高适的志向也可以说算是不小了。这时候的杜甫只有三十三岁,而他并没有象李白那样目无余子、恃才自傲,也没有象高适那样不尚虚言、脚踏实地,他只是淡淡说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不敢惜身。”虽然言志不详,却更透露出济怀天下的胸襟!想及这个典故,我的心中忍不住地有些得意——如今三友我却得其二,我也不由地把期待的眼光投向杜甫。

杜甫看着我期待的目光,轻咳一声说道:“微臣认为,南诏很可能真是不得已而为,那么只要我们策略运用得当,完全能止住这场战争的全面爆发。同时,以此事件作为借口,来达到练精兵、蓄军资的目的。这样,既使军民免受战祸,又可达到我们备军备战的目的。”杜甫的见解又比李白高明一些,并且也比较贴近我的想法。“微臣以为,此法有些欠妥,”封常清听罢李、杜的见解,细加斟酌便沉声说道:“姑且不论南诏是否蓄意反叛,吐蕃神川都督府一直在旁虎视耽耽,决不会放弃这次好机会!而南诏具体的真实情况不明,我们应该整肃兵马,开往边界,严阵以待,在了解情况后再相机行事!”好!不愧是天宝名将,行军处事滴水不漏。

李、杜、封、朱四人在不完全了解南诏方面的情况下,考虑问题竟如此的独到细致,我暗暗高兴。其实,我早有成算:首先,南诏在大唐的扶持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重振大唐》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