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孔子(2 / 3)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偷星之千年等待百年孤独》最新章节。
的注意力开始逐渐转向关注国家和政事。(?散文网:www.)
诸侯争霸,战争频仍,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让孔子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他要用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去力挽狂澜。他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投入到扭转乾坤中来,鲁国的编年史《春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入了他宽阔的视野。不知史无以明理,不知史无以知现在和未来,孔子是这样评价当时的自己,“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其实,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正是缘自他的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的好学还来源于他的精思与深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对学习经验的总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站在滚滚而逝的沂水旁,他感到了时光的易逝,岁月匆匆,慨然长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但也正是在匆匆而逝的时光面前,孔子变得逐渐强大,“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路走来,孔子连同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
他多么想在天下推行他的“仁政”思想。“仁者,爱人”。看着那些为国内混乱而绞尽脑汁的诸侯们,他送出了治世良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字方针可以解除无尽的内忧;望着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荒民,他对那些战乱的制造者们当头棒喝“克礼复礼”;当站在他面前的执政者们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时,孔子痛心嫉首,大声斥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世事沧桑,诸事难料。身负历史重任的孔子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理想会在现实的面前如此的孱弱无力。坐在门前的石板上,他开始了痛苦的反思,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怎样才能变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歌而归”?这需要一种伟大的勇气和力量啊!
他带领着弟子们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场推行理想的工程实在是浩大而又艰难。走过无数的坷坎和泥泞,遭受过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和挫折,他由起点兴致勃勃地出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后又如惶惶丧家之犬地回归到终点。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又何尝不是起点。失败,再失败,挫折,再挫折,但思想者孔子始终坚信,自己的理想终久会在这个挚爱着的热土上实现。
也许,一种思想,非要经历无数人的传承,才能横空出世,扎根生芽开花结果。在鲁国,一路走来的智者孔子看看背后的行囊,终于决定坐下来,开始自己传承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偷星之千年等待百年孤独》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