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花了40两银子卖了一个丫头。(在明朝时期,物价较低,50两银子在有的地方可以买80担粮食。通过古书可以看出古代还真的以人为本,至少买卖奴隶价格非常高。《金瓶梅》告诉我们的,收婢女为妾约需50两,如果是讨一个妾,就要百两以上,一般需要300两银子光景。这是明代的数据,清代的情况类似。比如康熙时候在苏州买妾或奴婢的价格,少的是140两,多的需450两。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名士李慈铭在自己的日记(《越缦堂日记》)里面详细记下了自己三次买妾的花费:1.同治四年(1865),娶歌女张珊,银400圆,犒赏16圆;2.光绪四年(1878),买席氏,花银130两,另付媒婆赏钱、道喜钱等项,共费银134.6两、钱60000文(当时京钱16250文约值银1两);3.光绪十三年(1887),纳王氏,花银180两。)
更让杨昭惊讶的是,听说一个小姐出手阔绰,花了50两银子卖了一个丫头,这个消息比风还传得快,不消半刻功夫,竟然传遍了全乡各个角落,大家扶老携幼的拉来十多个小姑娘,希望董嫣妮能够买下自己子女作为丫鬟。
这可大大出乎董嫣妮意料之外,看着杨昭,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想不到自己治下蓬州民众竟然争相卖儿卖女,杨昭也感慨万千,在明朝末年,由于小冰河气候影响,由于兵匪作乱,国家税赋虽然极低,但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但自己也无能为力,杨昭年俸126两纹银,再加上4倍的养廉银,每年总俸禄为630两纹银,花50两纹银买一个丫鬟,这可足足相当于一个月总收入,而施行养廉银之后,知府衙门再无其他收入。
回到府中,通判李时开早已经久候,将一份供状递给杨昭,说道:大人,那个无知狂徒已经被审问清楚了,他是城东刘老爷的儿子,过去刘老爷承包了城东1个坊的税赋征收,现在突然失掉这个营生,刘公子颇为恼火,在公开场合诬蔑时政啊。
杨昭看了看供词,笑道:这很好啊,明天让三个衙役押着这位刘公子在顺庆城,在下面各个县诳一诳,将刘家过去承包城东坊税赋这种事情说清楚,过去他们每年至少征收2千两纹银,实际缴上来的不过8百多两纹银。现在由官府征收之后,他们失掉了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此怀恨在心,攻击时政说清楚道明白。
李时开点了点头,笑道:大人这手高,如此这般整,这个城东刘家,这个刘公子算是彻底毁掉了啊。他们也实在可恶,得了这样多好处还不知足啊。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