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时明月》最新章节。
……朝廷那里不好交代。”
赵兴摇摇头,他还没回答,秦观已经插嘴:“老师,谁又知道你离开海南呢?如今董必、王颖乖地像两条家养的狗。他们不说,谁又会知道你离开海南?……占城好啊,风物独特,我早也想去看看,坐着船去游览占城,身子又不累,不如我陪老师一起去吧。”
苏轼沉吟片刻,回答:“也好。我正好陪朝云去看看异域风情,只是,离人……”
苏轼欲言又止。
他想说的是,赵兴在海南,瞒着朝廷弄那么大的基业,到底想做什么?这种事,有时候只要想一想,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海南是素来的穷困之地。不去海南之前。苏轼曾把海南想象的非常穷困——一个连粮食都要大陆供应的地方,能养活多少士兵与官员。但到了海南之后。苏轼发现赵兴已经在海南秘密的开出十万亩田地,这些田地是赵兴地糖业基地,专门制造糖霜贩售阿拉伯。
为了出售这些糖,赵兴还在附近的港湾开辟了一座码头。这座码头隐藏的非常隐蔽,它是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封闭环境,若不是董必将苏轼赶出昌化军,后来苏轼又被赵兴接入那座船厂安置,苏东坡甚至不会知道近在咫尺的地方还隐藏着如此一个巨港。
当初苏轼被赶出昌化军后,港口留守地程族弟子便将他接入造船厂。苏轼是个细心人,马上发现这船厂有可能是亚洲最大的造船厂,它雇用了两万名工人,其中不乏阿拉伯造船名匠与越南、大宋泉州造船高手,此外,还有数千名昆仑奴,而他们制造的铁龙骨大船,正是赵兴船队最常见的主力船种。
苏轼以前一直纳闷,赵兴船队那些怪船从哪里来,到了海南这个码头区,他这才发现——原来这个港湾才是赵兴地根基。这可能赵兴最大的秘密。
联想到赵兴第一次出海时的经历,苏轼已经隐约搞清了赵兴的发展脉络:他就是依托这个港口,从大宋境内以及周边各国招聘水手与造船匠,从而发展出自己庞大的船队。经过十年经营,已经把这片港口经营的像铁桶般严密,附近的黎民都在码头区的胡萝卜加大棒地吸引下,有意识的屏蔽外界消息,结果,这个巨大的造船场在大宋境内反而显得默默无闻。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赵兴弄这么大的基业,却又不想人知道,他为的什么,想造反吗?
苏轼不认为赵兴想造反,因为从传统来看,无论水军势力多么强大,陆地上的争伐,终究要在一城一池之间进行,没有强大的陆军,根本不可能实现篡国地图谋。而赵兴似乎没有在海南训练陆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时明月》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