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杂谈志》最新章节。
?我的同道说,《江表传》里是记载了蒋干这一个人:魏臣,因大方的性格和善辩的口才,成为淮水一带知名的文士(还有一说: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一带,莫与为对。),并没有他是周瑜同窗好友的记载。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一段话,算我孤陋寡闻……
关于他的事迹,除了三国演义上述的两场戏份外,也就是一些民间野史记载了这么一个人:少有辩才,有战国名士纵横之风,与周瑜一同师承颜衡,出师后在满宠府中当书簿,教满宠之子识字,在这之后他被举荐到曹操席前,掌管着曹操笔、砚、纸张等东西,有点像私人物品保管员。不是秘书,秘书是荀彧,但可以知道的是,无论曹操有什么重要文件,蒋干都能事先看到。
至于颜衡嘛,在讲这个颜衡之前,得先说什么是淮江书院。
淮江书院创立于公元163年,占地81亩,另有146亩的田产淮江书院开支,它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块圣地。由颜衡和卢植二人创办,得到许多名满天下的儒士如乔(桥)玄、何颙(yong)、许劭等的大力相助,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三千余子弟皆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成名成就于天下者,有百余人人之多,昔日的豫州牧蒋华、庐江郡守纪守、光禄大夫唐仁、太子太保卫元、侍中魏杰、大鸿胪吴致、御史中丞贾宜都是淮江书院的俊杰,共有三十多人成为国之栋梁,还有太子太傅姜军、光禄勋章宪、幽州牧叶龙、庐江郡主簿黄代、荆州书佐文和等二十多人都曾在东汉各地显露锋芒,担当重任,还有许多淮江书院的弟子无意于仕途,游历天下,四处讲学,成为东汉各地德高望重的名士,最显著者乃是江南才子史丰和钱英,就连汉灵帝都亲笔为书院题字——君子之德风。
淮江书院鼎盛时期有二百多学生,最大的三十六岁,最小的十六岁,皆是品德优良、资质极佳。他们或是门第显赫的世家子弟,或是富甲一方的社会新贵,少数寒门之士凭着天赋和苦学,也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们从踏入书院的那天起,已经是一脚踢开了富贵门和功名窗,毕业之后到处都能受到重用。再后来一点,卢植进京为官,成了“清流”的领袖,平叛黄巾军的名将,乔玄则隐居于市,一心著书,只剩下颜衡独立支撑着淮南书院。
那颜衡乃何许人也?他乃合肥人是也,师承于前辈儒家大师马融,三十岁时仿效孔子游学四方。在普遍的东汉史书里很难能够见到他的身影,说白一点,他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的恩师,当然最后也被叛逆的周瑜气死了,使周瑜不得不离家出走游历天下两年,不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杂谈志》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