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朝新定诗格》最新章节。
有所疑,傍人那得知。”
第七,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地,既别之后,巩长不见,或偶然而会。以此不定,如云起上腾于青冥,从风飘荡,不可复归其起处,或偶然而归尔。)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虽天长,其梦不隔,夜中梦见,疑由相会。有如别,忽觉,乃各一方,互不相见。如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见矣。)
第八,下句拂上句势。
下句拂上句势者,上句说意不快,以下句势拂之,令意通。古诗云:“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昌龄诗云“微雨随云收,傍山去。”又云:“海鹤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第九,感兴势。
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亦有其例。如常建诗云:“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又王维《哭殷四》诗云:“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愁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第十,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成感人始好。昌龄《送别》诗云:“醉后不能语,乡山雨氛氛。”又落句云:“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又:“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又李湛诗云:“此心复何已,新月清江长。”
第十一,相分明势。
相分明势者,凡作语皆须令意出,一览其文,至于景象,恍然有如目击。若上句说事未出,以下一句助之,令分明出其意也。如李湛诗云:“云归石壁尽,月照霜林清。”崔曙诗云:“田家收已尽,苍苍唯白茅。”
第十二,一句中分势。
一句中分势者,“海净月色真。”
第十三,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第十四,生杀回薄势。
生杀回落势者,前说意悲凉,后以推命破之;前说世路矜骋荣宠,后以至空之理破之入道是也。
第十五,理入景势。
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理欲入景势,皆须引理语,入一地及居处,所在便论之。其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昌龄诗云:“时与醉林壑,因之惰农桑。槐烟渐含夜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朝新定诗格》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