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逆隋》最新章节。
段时间,随国公府中,父子,兄弟都是其乐融融。
登基为帝之后,应当说,杨坚对于他这个长子应当还是有相当期许的,不但亲自为东宫挑选了得力助手,而且允许杨勇参与到六部的各项决策,对于杨勇以前的旧部,史万岁、罗艺等人也给予重用,对于东宫的钱财来源,去向也漠不关心,杨勇相信,糖岛的事做的再隐秘,杨坚也不可能没有半点觉察,只是却没有下令调查,多少也看在东宫的面子上,对于农学院产生的巨大利润,杨坚也是不闻不问。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父子两人越来越有隔膜,或许是起于杨勇对历史的害怕,基本上皇帝为东宫挑选的人都不放心使用,或许是皇帝越来越大的权力欲,越是年老,对于权力看得越重,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权力的挑战,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总之,皇帝对东宫起了猜忌之心。
这种猜忌杨勇感觉到了,并马上采取行动,自降了待遇,并解散了大部分东宫侍卫,杨坚对于杨勇的举动还算满意,将猜忌之心转移到了朝中重臣身上,所以虞庆则,王世积可以仅凭几个证人的诬告就被处死,高颍被放逐,韩擒虎更是死的莫明其妙,而且对自己以前的政策多有推翻,解散各州办的官学,法律变得严酷。
对于隋朝二世而亡,后世许多人都以为责任全在杨广,如今杨勇亲自参与其中,才知道杨坚晚年犯下了诸多错误,其实已埋下了大隋短命的祸根。
大隋初期,皇帝对教育颇为重视,下令创设国子寺,令其从太常寺分离出来,成为最高教育机构,在传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之外,又增设了书学,算学和律学三门学科,形成后世的六学,各州官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中原大地,到处传来朗朗书声,教育不再是世家的专利,一些贫寒之士也加入读书人当中,使得全国学子一年比一年增多。
可是这一切,却随着仁寿元年的一纸诏书而自我否认,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六月,杨坚下达了一道诏书:“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今宜简省,明加奖励。”
杨坚认为学校虽然对兴德教,国家简拨人才都有大用,但就因为有些学校徒有名录,事实上没有这么多学生,空耗了国家钱粮,也让官员多了一个贪污的方向,下令对学校裁减,最后只留下国子学中七十名学生。
众所周知,科举是在隋朝开创,只是却不是由杨坚开创,而是由后面的杨广开创,当然,杨广能够开创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逆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