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插科打诨》最新章节。
奖,一朝擢升知府,便横行霸道、作恶多端,贪污腐败,此何故也?环境哉?抑或本性?莫论谁是非,孰无小人过?携众利而责凤毛麟角,何异与水泊梁山徒,匪也!
大恶有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
何为君子之诛,杀人诛心也!杀人诛心,以文字入罪,是儒家正统思想。通俗地讲就是说,只要你有不好的想法或心思,不管是否作案,就该诛杀,把一切祸事扼杀在萌芽中,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做好,于理不通。法家则认为,不好的想法或心思只是思想动机,尚未实施,没有犯罪事件发生,焉能以此定罪?而儒家是藐视法治和证据的,以主观认定的道德标准和坏品性而入罪杀人。此类思想不可传承,可为前车之鉴也!
心逆而险是指主通达事理而又心存险恶;行僻而坚是指行为怪诞而又坚定执着;言伪而辩是指说谎话而坚持是事实;记丑而博是指记忆力强,学问也渊博,但所知皆丑陋;顺非而泽是指自己的错误,却把它粉饰为好事。
心逆而险者,多矣。譬如孔明先生,初时为刘备出谋划策皆是小人之性,按此法论当诛杀;言伪而辩者,曹操也,曹操做错事情从来都不承认,并且至死也不说,按此论亦当诛杀;记丑而博者,蒲松龄也,著作《聊斋志异》,岂不博乎?按此法亦当诛杀;顺非而泽者,乃煽风点火之辈,论法当诛杀。若此,世无人矣!
孔子在法家看来属于言伪而辩之辈,可否诛杀?论以己高,异者则诛,此乃思想之弊病也。存异论,方显彼之影响,若无人过问,无用之文也。思想不是事实,它不具有专属性,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其合理之处。《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面对世上纷纷扰扰地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是志向高洁,然而接近了却不受污染则更为品质高尚;面对计谋权术这样的奸滑手段,不知道它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知道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为高尚可贵。
任何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思想演变,而孔子欲扼杀此类演变,行径可谓令人发指,岂不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之残暴?从自身角度思考,行为源于思想,有坏思想或许会产生祸事,但是思想欲转变为事实,是需要经过很多因素的制约与筛选,譬如法律、道德、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思想是很复杂的东西,而行为对于思想而言却是寥寥无几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插科打诨》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