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元人民币贷款,帮助印度修建学校、医院、水净化厂等公共基础设施,还有近万名志愿人员前往印度偏远地区支教与行医。
根据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到二零三四年,印度的文盲率为百分之四十二,比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前降低了二十一个百分点,相当于近三亿印度人在这十年里脱盲,意味着更多的儿童获得了学习机会。
文化提高后,印度的经济也随同高速发展。
可以说,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前,印度一直没能取代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严重缺乏产业工人,而产业工人最低的门槛就是必须能读会写,因为只要能够读书识字,就能掌握最基本的劳动技能。
到二零三四年,印度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国。
事实上,在二零三一年左右,印度就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初级工业国。
只不过,到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是纺织、制衣、制鞋、日化、工业零部件等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国了,而是净进口国,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对手是同地区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东南亚国家、南美洲的巴西与阿根廷、非洲的埃及与坦桑尼亚等国,而中国则是印度的第一大工业产品进口国。
在当时,在中国市场上,几乎随处可见“印度制造”。
可以说,正是因为印度提供了足够多的初级工业产品,中国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让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印度市场完成了资本积累,获得了与西方企业在高端领域竞争的资本。
别忘了,印度不但把大量初级工业产品销售给中国,也从中国进口大量高端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成功开拓了印度市场,中国才在二零三五年获得了击败日本的经济实力。
可以说,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中国与日本已经在印度“开战”。
双方争夺的,正是拥有十七亿消费者的印度市场。
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到二零三四年底,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五万亿元人民币,占印度海外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七,比排第二位的日本高出了十三个百分点,比美国高出了二十四个百分点。这些投资中,百分之八十七来自民营企业,而且主要是七个民营集团。
巨额投资,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的印度战略,即在遏制的同时,积极扶持印度。
从国家安全战略上讲,只要中国在印度的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度就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原因很简单,只要掌握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