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浩洋就知道这会是一场消耗战。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灿烂战果,一半是因为牧浩洋正确的指挥策略,另外一半则是对手的愚蠢做形成的。如果当时牧浩洋遭遇的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比如随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大出风头的弗伦奇将军,那么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的结局肯定会大不一样。
站在牧浩洋的立场上,他要做的就是如何避免与敌人打消耗战。
这一点,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后半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即在二十六日重创第四舰队之后,牧浩洋没有在舰载航空兵已经遭受惨重丧失之后撤离战场,而是在二十七日继续追杀第三舰队,最终在当天晚上大获全胜。
虽然很多人认为,牧浩洋不顾一切的追杀第三舰队,主要是在为随后攻打迪戈加西亚的作战行动做准备,但是看得更长远一些就能发觉,牧浩洋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消灭美国海军舰队。
既然已经打成了消耗战,就没有理由半途而废。
当然,在战术上,中国海军还消耗得起,因为在太平洋舰队覆灭后,中国海军有富余的舰载航空兵。
问题是,在战略上,中国海军肯定消耗不起。
如果不能避免消耗战,中国海军就永远无法夺得战略主动权,而且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必须以保存实力为主,以至得为此放弃难得的战略反击机会,从而让美国有条不紊的完成战略计划。
真要打成这个样子,中国离战败就不远了。
问题是,如何改变?
牧浩洋知道要改变、龚继飞知道要改变、连周渝生都知道要改变,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该如何改变。
要知道,航母称霸海洋一个多世纪,从来没有被取代过。
在谁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的情况下,牧浩洋回到了问题的原点,即寻找一种效率更高的打击方式。
现实上,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从这个本质出发就不难发觉,航母能够取代横行海洋数百年的战列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舰载航空兵的打击效率远远高于大口径火炮,不但能把弹药投掷到更远的地方,投掷能力也高得多。
这里,有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在单位距离内的投弹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强大的战列舰的单位投弹量也不到每分钟每公里两千吨,即在一分钟内向四十公里外投射四十五枚一吨重的炮弹。虽然一艘排水量只有一半的攻击型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战斗机的单位投弹量只有每分钟每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