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飞行数据。
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制造一架小型实验飞行器了。
随后,情报机构在美国的一个重大发现,帮了中国工程师的大忙。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也在搞反重力场技术,而且进度仅次于中国。更重要的是,到了战争后期,美国有很多极为疯狂的装备计划,其中就包括一种以反重力场推进技术为基础的太空轰炸机。到美国宣布投降的是,美国的工程师已经完成了太空轰炸机的基本设计,就等着反重力场推进系统了。
必须承认,这种太空轰炸机的设计很不成熟。
可是同样得承认,美国在设计大型航空与航天设备上,拥有非常雄厚的实力。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只有美国制造过运载能力高达一百吨的运载火箭,也只有美国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航天飞机,而且美国还建造了大型空间站,美国在大型航空平台上的技术积累更是远远超过中国。
有趣的是,当时中国根本没有太空轰炸机的计划。
说得更直接一些,就算已经有很多中国工程师意识到,反重力场推进技术将首先应用在航天领域,可是中国官方没有资助与之有关的项目,而几个致力于大型轨道飞行器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也只存在较为明确的设计构想,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却没有在大战期间进行任何与设计有关的工作。
结果就是,情报机构从美国带回来的资料,成了中国工程师手里的瑰宝。
这些,就是“深空2”号的基础。
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些美国工程师,而且都是美国最优秀的航天与航空平台设计工程师参与了“深空2”号的设计工作。这其中,就包括洛马公司宇航分部的首席工程师,诺亚教授。
在人类的宇航史上,诺亚教授非常有名,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中国宇航工程师。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诺亚教授才是“深空2”号的设计者,因为他在好几年前就设计了类似的轨道飞行器,而且完成了图上作业。更重要的是,在战后,诺亚是第一批被中**方控制的美国科研人员,并且在美国正式投降之前就已被中国情报机构带走,随后一直在中国的科研机构工作。
诺亚不是狂热的战争份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狂人。
在他这种人眼里,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实现其科学理想的平台。
中国为他提供了这个平台,所以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都发挥了出来。
当然,在中国的官方记录中,“深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