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国与澳大利亚,总共也就只需要大约四千套小型聚变反应堆。至于中立国,就算有很多国家依然缺乏电力,中国也不可能出售含有大量绝密技术的军用反应堆。
毫无疑问,拆废这些反应堆,需要很多的钱。
结果就是,还不如拿来搞宇航探测,直接用掉划算。
可以说,陆雯几乎没有花一分钱,就搞到了一万二千套小型聚变反应堆。这些反应堆用在宇航工程上,只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改进,比如改变输出功率,拆除一些没有太大用途的附加设备等等。
这样一来,剩下的工作就是生产一万二千套重力场波动探测仪,已经足够多的反重力场推进系统了。
前面已经提到,反重力场推进系统其实非常简单,在工程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可言。
要,到了宇宙人类时代,只要有原材料,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制造出反重力场推进系统。
当然,关键就在原材料,特别是反重力场屏蔽挡板的制造工艺上。
所幸的是,在大战结束之后,中国已经掌握了大规模生产工艺,而且成本也降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要不然的话,中国也不可能带头发起建造国际空间站、开辟月球基地的宇航工程活动。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陆雯主导的这项工程,实际花费在二十万亿到三十万亿之间。
不可否认,这依然是一项花费巨大的工程,可是与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高达上千万亿的外债比起来,那就不算了。
问题是,仅仅建立起一套被动探测的警戒网就够了吗?
在陆雯离开科研岗位之后,接替她的中国国家科研项目总负责人海德钦就提出,除了被动探测之外,还必须针对外星文明,进行全面的搜索行动,以便建立起更加完善、能够提供更多的警戒系统。
海德钦的提议,立即得到了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
当然,陆雯也赞同这么做,只是她已经没有精力去负责这些规模浩大的工程了,数十年的科研工作,已经使她精疲力竭。
所幸的是,海德钦是一个非常有组织能力的人。
严格说来,海德钦根本就不是科学家,因为他只有学士学历,而且学的是管理学,可是他协助陆雯工作了二十多年,在最后五年里,一直负责各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是陆雯最主要的助手。
要不然,陆雯在退休的时候,也不会推举他。
当时,海德钦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规划报告,准备花二十年,完成对外星文明的探测与甄别工作。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