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节。
有意向投递给新的杂志社没?
是不是又要交给《收获》杂志等等.
脑海中一下子蹦出许多许多问题,但陈小米最后还是克制住咬一口这巨大香饽饽的冲动,明白现在不是时候。
回去的路上,陈高远见小妹沉默不语,忍不住问:“怎么?还在想李恒新的事?”
陈小米没直接回答,而是感叹道:“田润娥好福气,生了个这样的好儿子。”
陈高远听得点点头,良久语重心长地说:“润娥的犟脾气不比你嫂子小,得是麻烦。”
解铃还须系铃人,两兄妹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都没说出口。
就如陈小米,她可以因为倾慕李恒的才华顺着老爷子的意思主动寻求同李恒、同李家达成和解。
可大嫂、大姐和二姐就不一样了,她们不是文人,也没有从事文学这方面的工作,对李恒的才华第一时间不会那么敏锐,也不会在精神内核上那么震撼,带有滞后性。
当然,要是李恒后续一直保持《活着》这样的水准,有生之年再写个一到两部这样的作品出来,那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
可是《活着》水平有多高,大家有目共睹,李恒还能写出比肩的作品吗?
陈小米暗自摇头,太难太难!
不是她小瞧,而是理性地用客观事实分析。
毕竟很多人一出道即巅峰,后面很难再写出这样的大火作品了。
如曹老先生的《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即使曹老先生后面笔耕不辍,佳作频出,但外界普遍都认为比不上《雷雨》。
ps:今天就这么多。求月票!求订阅!第2/2页)
吃饭的时候,陈小米拿出一本《活着》,递给李恒:
“这单行本是老爷子自掏腰包买的,已经看过两遍,上面还有他老人家的感悟笔记,他说很爱看你的书,让你签个名留作纪念。”
说着,她还递了一支笔给他。
李恒有些受宠若惊,很高兴地接过笔,签上作家名字。
陈小米在一边提醒:“你的真名可能更受用。”
李恒扫他眼,又写上自己真名。
见状,这时陈小米又掏出两本书,一本《活着》,一本《曾国藩家书》。
她说:“这《曾国藩家书》是老爷子的心头好,他让我转交给你。”
李恒知道这本书。前世看陈老爷子有事没事就会捧着翻会,没想到今生会落在自己头上。
他接过书,诚恳地说了谢谢。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