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shcflt.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年租金五六百看着不多,但无法机械化就只能人工。

人工开多少工资先不提,单说种子、化肥、农药之类都是成本,而且还看天吃饭,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其次是种地的劳累强度比打工高了太多,面朝黄土背朝天,收益也低。

所以即便是本地人都不怎么种地,在外务工的人听到有人要租种他们的土地,那自然一万个愿意。

根据这些资料,朱云峰浅算了一下。

假设今年先租一万亩,都种水稻的话,以雇佣一个劳动力能种3-5亩田,平均4亩的情况下,他得雇两千多人。

租金按500算,一年下来就是500万。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一季约400,一年下来就是800万。

雇2500人,以他们这边最低工资要求是1700一个月,每小时最低为17元,一年工资大概需要4200万。

而以每亩一季度平均产800斤米,双季稻一年产1600斤米,一万亩产1600万斤米。

当地粮食商人大米收购价为每斤1.4-1.7元,市场销售价为2.3-2.6元的价格,即便卖到外地去,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这样一算,一年下来收益不到4000万,总成本却要5000多万,连发工资都不够。

难怪没人愿意种地。

即便是自家的田,抛去人工成本和租地成本,只算种子化肥农药等基础成本,一个人耕作四亩的情况下,一年的收益也就不到5000块。

跟打工比起来,确实相差太远。

基本上也就北方通过机械生产,大幅度降低成本才有赚头,在南方山区搞农业集中生产,跟把钱投入大A股市没什么区别。

不过好在朱云峰的销售渠道不是在现代,而是在古代。

在免税政策以及自产自销的情况下,他生产的稻米可以全部保留下来,其中一部分用于养殖业,另外一部分送去大明当种子。

等大明那边铺开之后,再把缺口补上就行,这样以后就不会存在有凭空消失一部分产能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亏着亏着,账面上的钱反倒越来越多。

嗯。

亏成首富,从种地开始。

朱云峰晚上去了一趟大明,不过不是去要钱的,而是去跟老朱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度。

目前接近五千万,全部投进去肯定血本无归。

所以朱云峰做了个计划。

就是明年上半年先租五千亩,剩下的钱就全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