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最新章节。
些年》,就几乎没什么媒体报道。
后来海明威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拍摄,还公布了宣传片之后,也没引起太大的波澜。
几乎也没什么媒体跳出来说“海明威你飘了,不好好写书/写歌,去拍什么电影”之类的。
一个音乐人/作家,去拍电影,其实还是挺有话题性的。
可是啊,《那些年》的总投资才300万。
加上宣传经费也才300万。
而且一开始就宣布了是一部4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
除了男主角姜佑曦之外,也没找什么著名的演员。
所以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一部自娱自乐性质的东西。
就算是想挑事,想攻击海明威的人,都不会通过这个点来攻击海明威。
因为普罗大众不会对这样的报道买账啊。
海明威又不是没钱,他掏300万来拍部电影圆梦怎么了?
你们媒体是闲得有多无聊才拿这个说事啊?
所以有媒体试探性地抨击了海明威几句,发现无人买账之后,就偃旗息鼓了。
后来《那些年》刚刚登陆各大视频网站时,也确实是一部粉丝向电影,最初购买的人几乎都是粉丝。
直到后来口碑扩散,才有不少普通网民、热爱电影的人入坑,一个月时间,卖出了大几百万份。
以观影人次来计算,如果这是一部大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话,现在票房已经过2亿了。
这就有点令人刮目相看了。
而专业的影评人也对《那些年》评价甚高,对海明威的执导能力普遍认可。
可以说,海明威在导演之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小步。
而很快,当海明威宣布了《老男孩》的拍摄计划时,又有不少媒体摩拳擦掌,准备搞事——你拍了部300万的微电影,取得一点微小的成绩,就开始飘了是吧,就准备……额?700万总投资?仍然是微电影?是《那些年》的续集?没有大牌参演?
啊,这,挺好,我刚刚什么也没说。
能说什么呢?
这是非常稳健的做法啊。
如果海明威这次要拍一部投资5000万、甚至上亿的大作,请一些片酬几千万的大牌明星,那媒体绝对能把他喷到自闭。
但海明威这一步走得太稳健了啊。
700万的投资,哪怕只是对《那些年》感兴趣,想看续集的观众买单,也可以保证这部电影不亏本!甚至已经可以说是预订盈利了。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