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隋风云》最新章节。
人民所厌弃。
司马氏政权迅速地消灭汉吴两国,并且在短暂的太康年间,确也曾使社会呈现出一些繁荣的气象。这是因为它的某些政治措施多少是符合当时人民利益的,因而有可能完成国家的统一事业和有限度地恢复久遭破坏的社会生产力。
第二节西晋的经济
一、西晋占田制推行的原因
占田制是西晋王朝实行的一项土地和赋税制度。泰始二年(266年),晋武帝诏令***罢农官为郡县***,屯田制度被废止。太康元年(280年),即灭吴统一全国后,颁布占田令。
西晋推行占田制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整齐赋役征收制度。这是因为曹魏政权对屯田客的剥削量高达50%60%,故使屯田客强烈不满,逃亡事件屡见不鲜,以致武装反抗亦与日俱增。后来,许多贵族官僚又乘机将大量屯田据为己有,不少屯田客又沦为私家奴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曹魏政权对自耕农用户调式进行剥削:亩收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和对屯田客的剥削方式和剥削量极不一致。于是晋武帝便用占田制代替了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和户调式。
第二,为了使流亡农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曹魏末期,由于屯田客大量逃亡,贵族官僚又***侵役寡弱,私相置名***,到晋初时荒地和流民很多,出现了***地有余羡,而不农者众***(《晋书》卷38《司马攸传》)时状况。国家的赋税收入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占田制遂代之以兴。
第三,为了对地主阶级内部的土地zhan有情况实行再分配。曹魏后期,豪强世族大肆兼并土地和抢占屯田,出现了***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西晋建立后,为了在地主阶级内部对土地的占用进行重新分配,故颁布了这一制度。
二、占田制的内容
西晋的占田制包括百姓的占田课田、品官的占田荫客和户调式三个内容。
百姓的占田课田规定: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妇20亩,亩课8升。
品官占田荫客制规定:一个一品官可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第九品可占田10顷。各级官吏又可依官品大小荫庇不同数量的佃客和衣食客。
户调式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每户岁输帛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的纳半数。
三、占田制的意义
第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隋风云》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