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读经典谈心学》最新章节。
比喻,因为道是无限的,不能说为“物”、“混”。它作为万物根本所以称“母”。“坤”的特点是柔顺,承接了“乾”的功能,所以坤卦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
“坤”对“乾”的遵循,《道德经》这样解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心学看来,《易经》是让人“效法天地”,不应该把天、地割裂开来。
什么是正道呢?《道德经》解释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易经》指出,人应该效法坤德成为心胸开阔、温顺有礼、品德方正的君子,《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君子)才可以和“天”、“地”、“道”并列为四大。《道德经》这个说法不如《中庸》的“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之说准确、深刻。
《道德经》用“反者”——返本复初来解释“乾”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动;以“弱者”——处于柔弱地位来解释“坤”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用。《道德经》又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然,有、无并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形容道的两种作用。
屯第三蒙第四
屯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章
蒙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八、十九章
屯卦尝试去解释生命的起源——雷雨交加,生命产生于压抑者“雷”的水中。生命是阴阳二气交结的作用,《道德经》把这种作用称为“谷神”,作为玄妙的母体,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母体貌似是“虚”,其作用告诉我们,它是虚实统一的。
个人或人类社会本初都是蒙昧的,老师或圣人的职责就是启发蒙昧,这是蒙卦的寓意。启发是对蒙昧的否定。那么《道德经》为什么又说“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大道废,有仁义”等话呢?其实,这是针对将一套做一套、知行不一的时弊说的,读者联系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想想就明白了。在心学看来,圣人启发蒙昧,是让人发挥天性的善。
需第五讼笫六
需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九章
讼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三十一章
讼,是战争之意。讼卦是《易经》的第一个凶卦,同样,《道德及》是批判战争的。讼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才能中途吉利,《道德经》解释说,胜利是不得已的,胜利就可以了,不要武力逞强。讼卦告诫人们发动战争要慎重考虑,《道德经》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读经典谈心学》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