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等于获得了五年的时间,而且在此期间,最大的竞争对手没有把精力放在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上。
二零三八年,在空军重启多用途战斗机项目后,沈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成飞提交的设计方案也非常不错,而且结合了j-j-32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技术难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且通过与j-j-32提高通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降低装备维持费用。
只是,在权衡考虑后,牧浩洋还是把试制合同给了沈飞。
准确的说,是同时给了沈飞与成飞,要求两家飞机制造厂在二零四一年底之前制造出第一批试飞验证机,再通过试飞来确定到底哪一种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即定型研制,也由此决定最终采购方案。
这么做,等于给了沈飞一个机会。
当然,看好沈飞的人并不多。
主要就是,j-j-32装备了好几年,总产量超过一千五百架,已经形成规模效应,成飞的方案更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综合成本优势,而且技术风险更小,在二零四一年试飞、两年内完成工程研制,在二零四四年底之前投产的可能性最大,而沈飞的方案与j-j-32几乎没有关系,不但不具备综合成本优势,技术风险也非常大,别说在二零四四年底量产,能否顺利试飞都是个问题。与成飞的方案相比,沈飞方案只有一个优势:在技术层面上更加先进。
当然,某些时候,劣势也能变成优势。
如果沈飞能及时拿出技术验证机,解决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j-j-33的产量肯定会超过j-j-32,而且将成为中国主打的外销战斗机,成飞依靠j-j-32的规模效应优势就不再成立了。更重要的是,沈飞方案的技术更加先进,因此在j-j-33装备部队之后,与j-j-32不在是高低搭配关系,而是任务搭配关系,即根据主要作战任务来区分战斗机。
事实上,这也正是空军与海航追求的目的。
“高低搭配”是美国在研制第三代战斗机时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是第三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价格过于昂贵,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无法用其全部取代第二代战斗机,才不得不研制一种更加廉价的轻型战斗机,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别的不说,f-16是喷气时代美国产量最多的一种战斗机,也是全球产量第二多的战斗机,仅次于前苏联的mig-21。到了第四代战斗机的时候,同样受成本等因素限制,美国继续采用“高低搭配”模式,开发出了轻型化的f-35。只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