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把战略级别的空中突击降低到战役与战术级别。
可以说,这也是一大创新。
与澳洲会战相比,蒋博文这次需要重视的只有一个问题:前线指挥。
提高空中攻击的频率,意味着指挥强度大幅度提高,必须以更高的效率指挥前线部队作战,才能充分发挥出空中突击的战术灵活性,也才能在复杂的战场上抓住机会,而不是被敌人围歼。
要知道,战术级别的空中突击,每一支突击部队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按照蒋博文的部署,空中突击也以突击集群为主,每支突击部队的兵力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每次突击行动的目的都非常有限,突击部队的作战行动得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以确保不超出部队的作战承受能力。
为此,蒋博文甚至亲自改编了六个巴军装甲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不上创新。
原因就是,空中突击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且作战方式也没有改变,即便是突击的目的也没有改变,都是以越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占敌后军事目标为主,并且以此来包围与歼灭聚集在前沿防线上的敌人,迫使敌人在后方设立新的防线,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发动下一轮进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空中突击的精髓,而且是无法防御的根本所在。
要知道,任何一支部队在进行防御作战的时候,都不可能把兵力平均分摊到所要守卫的整个战场上,必须有重点,也就必然会出现防御空缺,从而给进攻一方留下破绽,最终被进攻一方击败。虽然通过扩大防御纵深,在后方保留足够的防御部队,能够抵抗空中突击,但是绝对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防御部队只能通过地面机动,而进攻部队则是空中机动,因此防御部队的战场机动能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进攻部队,也就不可能在局部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当战线后方落入敌手之后,战线附近的防御部队就将遭到包围,也将因此丧失防御能力。
在整个大战中,西方同盟集团都没有找到应对空中突击的有效防御手段。
战后,马歇尔就承认,中**队首创的空中突击战术,是导致美军在地面战场上迅速战败的主要原因。当时,他为美军在地面战场上迅速战败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中国陆军首先获得地面战平台,而美军晚了两年才开始列装地面战系统。二是中国陆军首先建立起了以空运为主的后勤保障与支援体系,而美军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就是中国陆军的空中突击进攻战术。
显然,这…实际上都与空中突击进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