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青阳镇》最新章节。
?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礼记.乡饮酒》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仅仅一瞬,王明堂向着祖先牌位和护宅神拜了四拜,然后站起,躬腰束手,倒退三步,转身走出奉先堂。等候在门口的管家,也是他的近支本家侄子王致远缓缓将油漆大门关上、上锁,小步快跑,跟随着族叔向家里走去。
在走过三道牌坊之后,他们回到了门口竖着一根高大旗杆的家里。旗杆是县令为王明堂的父亲王拔贡所立。那时,王宅五进大院连同门口的旗杆,成了青阳镇的骄傲。在举办了数次庆宴、请宴、回请宴之后,次放炮开祠堂拜别祖先的王拔贡,肥马轻裘,意气扬扬,带领两个仆从到京师国子监深造去了。据说,拔贡虽非正途出身,将来还是可以放知县、升知府甚至巡抚的,只是不能简拔翰林进而入阁拜相罢了。
在青阳镇人的眼中,王拔贡无疑是天上魁星下凡,有大智慧、大见识、大定力的人。孰料王拔贡不知到底是年少轻狂,还是不识时务,不合在取得知县候补后,凭着一腔热血、两付肝胆,出川资三千两帮助康南海东逃日本去了。在亲眼目睹“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之后,他心气一软,便黯然返乡了。
返乡之后的王拔贡,闭口不谈京师际遇,一如既往将家事、族务交给大儿子王明堂。闲暇之余,足不出户,偶尔与开元寺弘道大师谈禅。再就是将儿子王明德送到扶桑学习军事去了。宣统三年,王拔贡忽然吐血数斗,正在与他手谈的弘道大师亲执其手说道:造化弄人,遂使英雄籍籍无名。王拔贡当晚溘然长逝。
王明堂正式接手家务、族务。其实,早在王拔贡赴京以前,他已经开始接管了所有事务,一无大小,凡经裁定,王拔贡是一例照准的,只是每年新增私塾和弃婴堂的经费是王拔贡提议的。私塾的规模大了,除了冬塾,全年都延请西席;除了本族子侄,外姓和杂姓的人也可入学。张李赵等青阳镇的大户人家需要分摊束修,石卢方等杂姓小户人家可以免费受教。弃婴堂除了收养本族本家支庶无父无母的孤儿外,还将外来逃难、经商破产、天灾破家的孤苦无依的孩童一并收养,教其识文断字、稼穑之道、收支计数之艺、酿酒冶铁之术,凡此等等,以求长大一技在身,自食其力。
王明堂按照父亲遗训办事,敦亲睦邻,和合乡里,养老抚孤,经营着田庄、当铺、食肆、烧酒等业。在儿子王致虞十六岁时,仿效当年父亲的做法,将他送到直隶四师学习。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青阳镇》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