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效率提高很大一截。
保守估计,“长江”级的航空作战效率至少能与“飞龙”级持平,而“昆仑山”级则能超越“飞龙”级百分之八十。
单艘航母的航空作战效率提高,等于舰队总体作战能力提高。
说得直接一点,在以制海为主的作战任务中,四艘“昆仑山”级的航空作战效率相当于八艘“飞龙”级。
毫无疑问,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为此,j-32在八月初完成上舰测试后,牧浩洋就赶往成飞,让成飞把j-32的量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
即便牧浩洋不这么做,腾耀辉也会出面。
相对而言,在日本空军没有获得第五代战斗机的情况下,空军对j-30的需求性并不紧迫,反而是海军更需要j-32。
到这个时候,海军的造舰行动已经全面展开。
九月初,除了第三批后四艘“昆仑山”级巡洋舰进入舾装阶段之外,四艘“昆明”级驱逐舰与八艘“威海”级护卫舰也开始舾装,随后又有四艘“威海”级护卫舰下水,而另外四艘“渭河”级攻击核潜艇也进入了最后组装阶段。
毫无疑问,中国的舰艇建造能力远远超过日本。
到这个时候,增建的四艘“飞龙”级航母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船台工作量,而其他大型战舰中,只有四艘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下水,大部分仍然处于船台建造阶段,这些战舰能在二零三六年服役绝对是个奇迹。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日本造船厂。
导致日本战舰施工进度缓慢的众多原因中,外界因素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拿“比睿”级巡洋舰来说,其主要电子设备半数以上来自美国,包括最为核心的综合雷达系统。在美国企业供货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战舰的建造进度自然快不起来。当时日本海军增建的几种大型战舰中,驱逐舰的进度相对较快,主要就是“臻名”级与“白根”级的大部分关键设备都已实现国产。
正是如此,日本海军增建的潜艇也没能按进度施工。
要知道,“春潮”级使用的小型核动力装置中,最核心的部件来自美国与加拿大,而美国已经根据“华盛顿条约”中的规定,在对日核查工作完全结束之前,禁止向日本出售任何涉核设备。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日本的造舰计划以二零三六年为准。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三菱与富士重工新船台的开工典礼。
与李明阳的判断完全一致,这四座新船台建成之后,
找找看小说网【www.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